
《增一阿含經》明言:「若言破戒是慈悲者,實為癡愚,墮於惡道。」真正的慈悲,不是違規濫情,而是在制度中守護眾生。佛陀設戒,是為了讓我們不迷失在「自以為是」的善念中。有原則的慈悲,才能真正度人;離戒的慈悲,只會破壞正法。願我們都從佛法中學會清明而堅定的慈悲,不以破戒為權宜,不以方便毀制度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三十七:「若言破戒是慈悲者,實為癡愚,墮於惡道。」
在佛法中,「慈悲」從不是任意破戒的藉口。
佛陀早就指出:若將破戒行為包裝成慈悲,是癡愚之見,將導人墮落。
真正的慈悲,是在戒中救人,
而不是為了自以為的善意,破壞制度、攪亂戒律。
慈悲與智慧,是佛法的兩翼,不能偏廢。
一味地「慈悲」卻不守規矩,不但不能度人,還可能害人;
而有制度、有原則的慈悲,才能真的利益他人、不傷正法。
佛陀從未開過無邊的方便門,
祂為我們立下清楚的戒條,是讓我們在修行路上不迷不偏。
願我們都守住這道戒律之門,
讓真正的慈悲,建立在不違制度的智慧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