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四分律》明言:「恭敬戒者,名為真弟子;輕慢戒者,非佛子也。」在佛門中,真正值得敬重的,不是地位與言論,而是那份對佛陀戒法的真誠恭敬。 戒律並非形式,也非枷鎖,而是佛弟子身分與尊嚴的根本依止。若僧不敬戒,信眾又從何建立信心?願我們都能敬戒如寶,從制度中找回真正的平等與尊重。
《四分律》卷三:「恭敬戒者,名為真弟子;輕慢戒者,非佛子也。」
在佛門中,真正受到恭敬的,不是地位高低、講法多寡,
而是那顆對戒律深懷敬意、不敢輕慢的心。
佛陀明言:「恭敬戒者,名為真弟子。」
這不僅是個人修行的基礎,也是僧團制度的核心。
若戒律淪為可有可無的形式,
若出家人不再敬戒、信眾也不再重視,
那麼佛弟子的尊嚴也就隨之崩解。
制度不是為了誰設的特權,
而是為了讓所有願修之人,在戒律中獲得同樣的尊重與信賴。
願我們都能敬戒如寶,
因為真正的恭敬,是從敬法敬戒開始。